今年里昂當代藝術雙年展的主題為「時間的經驗」(Exprience de la dure)。「時間性」這觀念,長久以來在西方藝術有不同型式的表現。在初期,對時間的意識,可能讓我們去探究一個畫作內容的時代與作畫時代是否一致。後來,「隨著印象的侵入,隨著攝影的瞬間性,隨著電影的蒙太奇,隨著電腦資訊的即時性等等,它們與作品的時間性自身之間的界線,愈來愈模糊不可分」。到底當代藝術裡,隱藏著或明示著怎樣的「速度」、「加速」、「緩慢」、「暫停」等等,正是今年雙年展試圖呈現的重點之一。策展人尼可拉.布希歐(Nicolas Bourriaud)以及傑宏.尚斯(Jrme Sans)特別強調,「對於1990年代的藝術家,時間比較是一種建構的物質,而不是一種簡單的支撐物,此外,時間的控制,以及展覽的時程進行,變得有如空間一樣,也成了一個主要的美學議題」。
然而,整體而言,今年展覽給人1960及1970年代的強烈印象,不僅有些當時的作品,更有些後來的作品,其脈絡都可追溯到觀念藝術以及Fluxus運動。策展人耶希認為這樣的安排並非一場規模宏大的回顧展,它的重點在於不同年代作品彼此之間的對話。1960及1970年代是嬉皮的年代、地下文化的年代,許多政治的、性別的或社會的議題湧上檯面,那個年代的經驗,流傳到今日,有些早已習以為常,但有些仍波濤洶湧,策展人自許今年里昂雙年展提供觀眾一個機會,與過去40年的經驗對話。
文章轉载自
今藝術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