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26
詩人之血 / Cocteau Jean
考克多的 《詩人之血》 與布紐爾的 《安達魯之犬》、 《黃金年代》 並列為早期三大超現實電影代表作品。 而考克多早年第一部電影《詩人之血》(Le sang d'un poe, 1931)的片頭,是投影在銀幕上的文字書寫:「一首詩是一件以武器構成的衣服,必須要被一一解碼」(Two Screenplays 8)。對考克多而言,電影便是詩。考克多說,身為詩人,身為電影製作者,便註定要永遠擺盪於現實與幻想兩個世界或是兩個不同向度之中的奇異世界,而無法被限制固著於某一時空定點,像是他在《詩人之血》一片中,詩人自鏡子中,不是看到外界的反射再現,而是落入古井一般無止境的深淵,進入一個房間又一個房間的意象,對應於無意識狀態的多面慾望。在他晚年的最後一部電影《詩人的遺言》 (Le testament d'Orph 1960)劇本的序言中,考克多曾說:這部電影是第一部嘗試將文字轉化為動作,並且實驗意象構成文法("a syntax of images")的電影 ,而這些意象是一些必須經過詮釋的象形符號。考克多在電影中引用自己所創作的各種藝術作品,例如織錦畫、詩作、電影,以及以奧菲爾與伊底帕斯為主題的多幅鉛筆素描或是油畫,以發展他的電影美學理論。考克多要提出的看法是:藝術是如同馬它哈莉(Mata Hari)般能夠偽裝各種不同身分與不同性別的女間諜,像是謎語,像是斯芬克絲(Sphinx),可能模擬嘲弄世界,可能歌頌榮耀,可能扮裝智慧;從古自今,一再以不同形態轉換出現。 詩人在真實與夢境之間掙扎,而真實世界的死亡是藝術變形而以符號誕生的必要過程。
節錄自劉紀蕙
刊登於《中外文學》八十六年五月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1 comment:
有弄到詩人之血嗎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