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4/30

高木正勝



去年腦天氣影音藝術祭,高木曾在台表演他的 音樂/影像 整合演出.影像充滿 詩意 童趣 與甜美油畫 的視覺感受.

高木正勝:
1979年出生,25歲。現居京都。目前最受注目的新生代青年藝術家/音樂家。十分罕見地橫跨音樂/影像創作者, 在兩方面都獲得極高的評價。作品同時具備實驗性和時尚性。Video 作品遍佈「東京都現代美術館」、倫敦「SketchGallery」、新加坡「Esplanade」藝術中心、日本「Mito」藝術中心,同時更和Agnes b. 合作店內聲音影像。2003年擔任David Sylyvian 歐洲巡迴的影像部分。聲音作品則與全世界多個廠牌合作並在世界巡迴,如美國Carpark 2001之美加巡迴, 德國Karaokekalk、日本則分別在Progressive Form、Daisy World等廠牌發行CD /DVD。

影片試撥
深入簡介

我的發呆實驗



今天和所上一群人看了兩個不痛不癢的展,有點像是囫圇吞棗一般,飢渴的吸收與吞蝕,深怕在資訊急欲替換的時代,遺漏了些什麼,然而當人群退散時,早已忘記剛剛發生了哪些事,看過的東西早已從我的渙散眼神消失散去...

離朋友碰面的時間預計還有兩小時,由於之前過於疲勞轟炸,我只好選擇都市中心的某處來進行我的發呆實驗,前後進行了兩個小時,就這樣人來人往的,不過我看到的不是人,(也不是鬼),而是人影與人影之間的連續式殘影,從這個眼角到那個眼角,就這樣虛晃了兩個小時的生命.

其實我是在睡覺,伴隨著殘影睡覺,可是夢裡還有我心愛的咖哩大餐......

2005/04/29

Cobaret Voltaire / 伏爾泰咖啡屋




Cobaret Voltaire/電子實驗音樂先鋒

很少有樂團能夠像伏爾泰咖啡屋 Cobaret Voltaire 一樣,在將近二十年的漫長音樂生涯中,不斷地持續創作出風格獨特的音樂,領域廣大地涉及了電子、實驗、舞曲甚至爵士等,每種音樂素材皆被慧黠地融合成混然一體,並且總帶著孤傲冷漠的強烈性格於其中。這就是伏爾泰咖啡屋,一個聰明的 Out - sider。

團名來自達達主義運動發源地瑞士蘇黎士,該地的伏爾泰咖排屋,是電子實驗音樂的先鋒。早在七十年代末於英國的工業重鎮 Sheffield 雪菲爾一地,三名團員 Richard Kirk,Stephen Mallinder 和 Chris Watson,便深受達達主義思想和波若夫(William Burroughs,六十年代美國 Beat Generation 文學派的教父、大毒蟲,也是裸體午餐的作者)的影響,開始往電氣聲響的領域探索。他們的第一次演出下場跟許多「音響實驗者」一般 -- 遭受觀眾攻擊,並因 Stephen 的背骨破碎而被迫停斷;那時的人只要「rock'n roll」,之後他們仍繼級地以多種方式實驗;包括有噪音、非傳統樂器的聲響,磁帶拼貼機遇 (Chance)、意外的效果處理 (accident)等完成了許多新的錄音。現場演出幾乎很少,取代的則是大量的文字藝術評論和繪晝拼貼(Collages)以及錄影帶作品。

一九七七年是重要的轉捩點,當時剛成立的獨立廠牌 Rough Trade 發行了他們的第一張 EP“Extended Play”, 內容在描述墨素里尼的前任熱忱支持者對其遺體的褻瀆是種「不巧」的行為。這種對極權社會法西斯與體系控制在精神生理上的顯映是伏爾泰咖啡屋早期關心的主題;從他們的幾首重要曲子即可看出:「The Set - up」、「Control Addict」、「Silent Command」、「Split - Seend Feeling」、「War of Nerves」、「Spread The Virus」。在音樂與意識的呈現上皆有著相當的連結關係。

Mix - Up 是 Cabaret Voltaire 的經典作,這張專輯內電氣聲響的切割 -- 分散 -- 共鳴 -- 重組手法運用地出神入化,迷離的音層凝聚出一個超現實的聽覺空間,音波成氣態般流動,在聽者耳處轉成好似空曠處的低限迴音振盪、意象卻是肢離且破碎地化成潮洩般襲來。其中 Forth Shoot 這首作品更教人為之懾服,無機冷竣的電波營造出淒美緻細的情感,將人捲入漩渦深處輕受其愛撫而沈醉,時而卻又劃過尖銳利刃般的聲線、割裂出絲絲若現的血痕,是電子實驗音樂中難得的內涵之作。

八十一年自 Chris 離團後,二人組合的 C.V 仍繼續地發展他們的反宣傳戰( against the propaganda war)、除了在他們的 Westerm Works Studio 方面的音樂創作外,他們也自組了一家 Double Vision 錄影帶,在影像、視覺與聽覺上的互動是其實驗的重點,而Video film 則是 C.V. 自己打 propaganda war 的武器,將口號化為臉部表倩,聲明宣言轉為鏡頭畫面,試圖引起身心上的政治反應。後期的 C.V. 音樂形式則以舞曲或電影配樂居多,然前衛仍是不變的。至於對自己被喻為前衛實驗音樂的看法,C.V.總是自稱他們只不過是將本能的直覺衍釋出的一群現代原始人罷了。

Compiled by Aeterna

mix up 試聽
Cobaret Voltaire深入簡介

2005/04/27

消失的美學



教授推薦一本還不錯的書,"消失的美學"
關於速度,距離,美學,裡面一些句子讓人心神響往,一種另類似的科幻美學...

每一次的旅行出發就是一個自我的離棄,
離開一個車站,離開一各港口,離開一各地方,
將自己拋棄於速度的運動之中,讓自己被速度的暴力所捲走.
受困於速度之牆,我們都是速度的囚犯,唯一的出口只有減速
我們不斷出發,不斷自我遺棄,消逝於速度的空虛之中.

以下是它的簡介

消失的美學
Esthetique de la disparition

作者: 保羅.維希留/著
譯者: 楊凱麟
出版社:揚智
《消失的美學》這本書是典型維希留的產品:行文如宣言班的簡短,然而內容卻又涵括極廣:從失神癲到電影到情欲到交通到傳播科技到速度感,他廣徵博引的探索,卻又經常是以箴言般濃密精簡的形式來呈現。

本書大分四部分:第一部份的主題是失神癲(通常不為患者所察覺之知覺短促的暫停) ;第二部分:泛論電影;第三部份:激情的運動學;第四部分:對各種速度的雜想。這些主題其實都可以在他其他的著作中找到蹤跡,特別是對速度與電影影像的討論。而這兩個乍看之下不太相關的課題之所以會一直成為他的思考中心,主要是因為電影其實就是一種視覺機器(他其中一本著作的書名)與速度科技(一秒二十四格由馬達控制的固定速度)的合體。而促成電影影像流動的必要的不在(每格膠片之間都意味著一個中斷一個消失),以及造成電影真實感的幻象,在許多層面上也反映著失神癲的狀態與激情的運動:失神癲患者通常並不自覺到發病時的一瞬間她的知覺是不在的,而挑逗則是使一個人的情緒從一處挪移到另一處,最後的高潮也不正是另一種失神的狀態。

也許對維希留最重要的問題在於所有這些轉化(從不在的真實到流動連續的幻象),最終也是速度的問題。這也是為什麼Virilio一直倡導的就是Dromotology(速度學);無論是在媒體文化上或政治環境中甚而科技發展上的討論,他都是以此為出發點。

維希留的行文經常是跳躍式的進行,而且預設讀者在各個領域都有豐富的知識,因而對維希留的讀者而言,閱讀本書的經驗可能是較困難甚至是兩極化的。有人可能會抱怨他的論點令人摸不著邊際甚至太過牽強;喜歡的人卻可能會因他跳躍式的思考而達到"失神"的狀態。然而無論如何這本書絕對是值得你冒險一試的。(文/楊天行)

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活著

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活著,
我想誰都沒有理由在公開場合下去赤裸裸剖析一個人的個性或是行為
即使有可能是認知下的脫序或是不合常理,
畢竟它有權利用自己的方式去活著...

當客觀變主觀
誰才是偏執狂..

哀悼那位主觀的甲方與被剖析的乙方

2005/04/26

the photography of madness



德國藝術家 fredrik odman 的影像創作,介於
真實與夢境之間的奇妙體驗,很像一幅幅靜止
的流動影像,矛盾又充滿張力...

2005/04/23

陰晦的雨天_ 適合trip hop




星期六的清晨 雨聲強迫性吵醒
無所事事 呢喃 低沉 迷幻 tirp hop
portishead tricky massive attack bjork lamb 的 迷音


trip hop的介紹:

後現代的今天,人們心靈最深處的潛意識中是否存在著矛盾不安、焦燥恐懼,或頹廢灰
暗....,也許"Trip-Hop"就是最好的解釋或答案。
在90年代初期Trip-Hop的發展階段,Trip-Hop是比較地下、非主流的﹔然而現在有愈來愈多主
流或是不同領域的藝人開始接觸Trip-Hop,吸引力,讓人們猶如吸食毒品一般地吞噬著自己?!
字面上"Trip"的解釋是「旅行」、「吸食毒品後的幻覺狀態」,其很明顯地顯示出了Trip-Hop
的感官世界,而"Hop"一字則代表著其源自於Hip-Hop的過程,在Trip-Hop的世界裡,你可以是
神遊於黑暗的地獄(Terrific type of Trip-Hop),你可以是神遊於光明的天堂(Non-terrific type of Trip-Hop),你會發現自己總彷彿陷入在迷失與希望的猶疑陷井之中。

Trip-Hop起源於90年代英國Bristol一地,在歐洲不斷面臨美國Hip-Hop侵入的衝擊之時,英
國的DJ們即開始將Hip-Hop發展成自己的風格,他們將Hip-Hop的速度降慢(較為down tempo),強調沈重緩慢的鼓聲及Bass,抽掉Hip-Hop中的Rap,以及Sample些老舊唱片,於是形成了所謂的Bristol Hip-Hop(Trip-Hop之前身,當時尚未有Trip-Hop這個名詞)﹔而91年推出首張唱片「Blue Lines」的Massive Attack則帶動了這一波Bristol Hip-Hop運動(人們稱之"First Coming Of Bristol Sound",Bristol Hip-Hop時期的風格並不是那麼地刻意要營造黑暗詭譎的氣氛),至於真正Trip-Hop興盛的關鍵時期則是在94、95年Massive Attack推出第二張唱片「Protection」,以及Portishead和Tricky的掘起﹔從Portishead女主唱Beith Gibbson頹廢、慵懶的唱腔加上60、70年代老舊唱片的sample(甚至唱片的雜音),到Tricky喃喃自語般憤世嫉俗的低沉聲音,將Bristol sound營造出了一種迷幻抽象、黑暗詭譎的新環境﹔於是便有雜誌將他們這種音樂型態稱之為"Trip-Hop"(人們稱這段時期為"Second Coming Of Bristol Sound")P.S.事實上Massive Attack,Portishead,Tricky彼此間有著微妙的關係。

轉載自 maze of trip hop

2005/04/20

週期性抽慉

靜止無聲     一  整天
胖小子持續   一 下午
渾然天成   噪音 背景
輪廓依舊  擠   不出來
週期性抽慉    發作開始

2005/04/15

Blur / Think Tank



失去了Graham Coxon的Blur到底會發生怎樣的改變?然而似乎樂迷更關心的是遠赴摩洛哥錄音以及Norman Cook的參與究竟會對樂隊帶來甚麼衝擊。現在三位一體的他們形容這次是把規條拋諸腦後的創作。一個維持了十三載的四位一體關係,最後還是要在去年告一段落、完整不再。


長久以來,英國樂隊Blur都是由Damon Albarn、Graham Coxon、Alex James和Dave Rowntree四人所構成,沒有經歷過成員的進進出出,比起同期的樂隊似乎他們乃有更鞏固而密切的合作性。可是來到2002年,卻成為他們的一個轉捩點。導致關係破裂,是Damon和Graham這兩位自少年時代已認識的好友所產生的衝突——「一山不能藏二虎」這句說話又一再靈現。


去年9月樂隊聯同製作人Norman Cook(即Fatboy Slim)把新專輯的錄音工作移師至北非摩洛哥的馬拉喀什(Marrakech),但Graham卻缺席同行而令到他離隊的消息得以曝光。縱使之前雙方都對這情況有所保留,然而最終Graham還是正式宣布退出,Blur變成三人陣營的事實也塵埃落定下來。
三缺一的情況下,可能我們的第一個反應是沒有了Graham,究竟Blur會變成甚麼模樣?不過大家似乎更關心的是這次摩洛哥之行、換上由曾跟Elbow及Tom MaRae合作的Ben Hillier擔任監製以及得到Norman Cook的協力下,對樂隊這張四年來的全新專輯Think Tank會帶來怎樣的衝擊,由衷地期待看到Blur的新階段與新生命開始。

這個新階段的展開,還有找來前The Verve的Simon Tong為樂隊擔任

2005/04/14

『波路卡城 Palookaville』



舞曲界的頂級頑童-流線胖小子 睽違四年夢幻力作『波路卡城 Palookaville』獲得Mixmag 雜誌四顆半星高評大膽地汲取七0年代放克、R&B與老搖滾的元素  

一別就是四年,Fatboy Slim才帶來他的第四張全新專輯【Palookaville】。不過在這段時間裡,Fatboy Slim依舊以巨星DJ的身分活躍著,最為樂迷所津津樂道的是他在Brighton以及Rio所舉辦的大型海灘派對,都吸引了二三十萬人次參與,可謂盛況空前,前者還出版了實況錄音專輯「Live On Brighton Beach」。   四年的醞釀,讓樂迷們再次等到了不一樣的Fatboy Slim,甚至專輯中充其量也只有踏著飽滿Tribal House步伐而來『Jin Go Lo Ba』算得上是典型Fatboy Slim式舞池化作品。所見到,是Fatboy Slim在擅長的取樣(Sample)手法之外,銳意引進真實樂器演奏(據聞靈感源自於先前為Blur跨刀製作),讓此次的音樂進一步突顯出Soul、Funk乃至New Wave底蘊而更形人性化,而他自己也「重操舊業」地彈奏貝斯──過去Norman Cook原就是英國獨立樂團The Housemartins的貝斯手。另一方面,【Palookaville】還得到不少圈中好友助陣演出;Laidback且帶點福音色彩的『Put It Back Together』有Blur主唱Damon Albarn獻聲,Funk傳奇Bootsy Collins跨刀翻玩Steve Miller Band舊作The Joker,知名DJ/製作人Justin Robertson在The Stone Roses式作品『Push and Shove』中彈奏吉他並大開金口演唱,還有新進Brighton樂團Jonny Quality得到Fatboy Slim賞識一同合作了被形容為"Stray Cats遇上Beastie Boys"的作品『Long Way From Home』。   彷彿【Palookaville】正意圖證明,Fatboy Slim這個名字並不只是代表一位跳舞音樂製作人/DJ那麼簡單。

2005/04/07

the doll's house



最近不知怎麼搞的,超愛那種變態邪邪的病態美,在flickr找到這個好玩的group,是關於很多art doll的肢解與重組,裡面有很多令人震撼的藝術家的相關藝術創作,看了真的讓人愛不釋手啊..........

幾個很棒的藝術家的作品連結/flickr
the doll's house
GriXx
egenerica

2005.4.30內容稍作修正

2005/04/06

發條橙

Clockwork Orange

年 份:1971
導 演:Stanley Kubrick 史 丹 利 庫柏力克
演 員:Malcom McDowell 馬 金 麥 度 維, Patrick Magee 柏 烈 馬 治



庫柏力克一生只拍攝了13部影片,但是這13部影片題材各異,時空上從21世紀外太空到古羅馬競技場;從恐怖驚慌到俗世奇情,你永遠不知道他的腦袋裏面裝著什麼,但是他的影片貫一而終的主題都是探討人性的失落,人性在有規則社會中所受到的壓迫。他的作品有著自己強烈的風格和特徵,使人一望而知,這位叛逃好萊塢的怪才,以自己的思考方式與好萊塢劃清界線,但是他的作品卻啟發了許多好萊塢的導演,其手法為眾多影人所借鑒。

前陣子因為homework的關係,作了有關科幻的主題報告,也無意間更進一步了解 庫柏力克的作品,大家最熟知他的莫過於2001太空漫遊,不過我覺得這部發條橙更能顯露這位大導演迥異的風格,片中依舊延續2001太空漫遊的視覺風格,也就是復古與太空美學的當代感,這樣的潮流也在現今的設計界有著相當程度影響.

片名《發條橙》原指帶發條的玩具桔子,是英國兒童常玩的玩具,用在這部影片中實際上是在暗示片中主角少年罪犯阿歷克斯只是一個受人控制的玩具桔子,是為政客競選服務的工具。
《發條橙》一片的表演風格進行了大膽嘗試。演員的表演類似戲劇表演風格,略顯誇張但又不能過火,講求動作的力度但又不能失優雅。這使全片具有了一絲荒誕的、黑色幽默的味道。

比較令人乍舌的是裡面充斥著性與暴力的爭議性話題,相對於最近台灣的天邊一朵雲來說,這部片倒是含蓄多了,不過在70年代的當時卻是被各國紛紛列為禁片,然而我覺得這兩部片有蠻多的共同點(比如說性器官的元素不斷上演,以及主角之後對於性的反感之類的),不過當然探討的東西是不一樣的....片中主角Alex從一個無惡不作的少年,接受恐怖式「洗腦」後變為善良可是卻失去了自我的部分正是此片反諷爭議的焦點所在.

這部影片中,性和暴力作為困擾當代西方社會的嚴重問題,仍然成為了導演的創作主題。庫柏力克從社會學的角度出發,將視角投向未來,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刻的剖析;並且以假想的形式演示了弗洛伊德精神療法的可行性和可怕性,在假想背後,庫柏力克敘說的他一再重復的主題:對未來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