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8/12

野草莓/柏格曼



Wild Strawberries/ 野草莓
1957 / 瑞典/ 黑白/ 91m.
編導: Ingmar Bergman.
演員:Victor Sjostrom, Bibi Andersson.

斯德哥爾摩的一位老教授依薩克在行醫五十年獲頒榮譽學位的當天清晨,做了一個噩夢,夢見沒有指針的鐘錶,沒有五官的人,以及躺在棺材裡的自己伸出手拉觀看的自己進去……醒來以後決定開車前去頒獎,一路上一連串的夢境組合出他一生的焦慮及歡愉。許多評論家藉著各式理論,將這部好看的電影裝飾成龐然巨著,比方引佛洛依德對夢的解析,將第一場夢解為年邁者對死亡的恐懼;將這段旅程為宗教的懺悔之旅;最後經由年輕人對他的肯定及媳婦對他轉趨親近視為救贖與淨化。而《野草莓》裏所要表達的,與記憶達成和解,伯格曼在他所有的影片中都在竭力消除自己對記憶的恐懼,對上帝的恐懼,對死亡的恐懼。

跳開一切屬於影片分析及神學、心理學層次的思辯,只篩檢殘存在腦中的影像,發現最清晰的兩組,一是開場夢境闐無人跡的街道,冷硬的反差,射出刺眼卻寒冷的陽光;簡單的街面,彷彿有無數雙眼睛在盯視。這種極純粹幽微的感受,通常是某時某地直接作用在創作者身上的經驗。反查柏格曼訪談錄,卻是在1956年秋天的某一個清晨,極早,途徑烏普沙拉,一時興起,想去看看幼時與祖母冬天常居的公寓——



——於是春天來的時候,柏格曼寫出了野草莓。

2005/08/06

瑪雅.黛倫實驗短片精選



瑪雅.黛倫(Maya Deren, 1917-1961),前衛電影之母,五歲時移民美國的蘇俄猶太人。在成長的歷程中跌跌撞撞,寫詩不成,做舞者不遂,卻在一九四三年拍下了《午後的羅網》,以夢魘、偏執、超現實的乖離反覆與神秘詭譎,開啟了實驗電影藝術型構的新局面,此後一系列自編、自導、自演的作品,更奠定了她在電影史上不朽的地位。
下午的羅網等六部短片影迷對瑪雅.黛倫應該並不陌生。她只拍了六部短片,即被尊為美國實驗電影的先驅。她的《下午的羅網》以對夢境傳神的模擬描述,早成女性影像經典,《給攝影機的舞蹈》也頗負盛名。
她一向自導自演,片中的個人形象神秘而迷人。她的真實生活也十分傳奇,身兼舞者、攝影師、前衛電影導演、電影理論家,後來又信奉海地巫毒教,四十四歲就猝逝於紐約,一般相信與巫毒有關。死於一九六一年的黛倫,未趕上美國六○年代的嬉皮狂潮,但對於迷幻經驗的追尋、第三世界哲學的信仰,無不領先潮流。

由捷克導演瑪汀娜.庫德拉塞拍攝的《瑪雅黛倫之鏡》,除了引用黛倫多部作品充滿魔幻魅力的影像,更帶我們共度她疑幻似真的一生。她學舞、跳舞,一心將電影變成影像的舞蹈。她在影片中出現的身姿都絕美似舞蹈,更頻頻以舞蹈作為影像實驗的主題。這麼一位奇女子與眾所公認的傑出電影創作者,死前卻窮途潦倒,甚至籌不到資金把最後一部作品拍完。死後四十年,《瑪雅黛倫之鏡》完成。雖然當事人都老了,影像中的黛倫卻仍然年輕。就像她的朋友講的,黛倫像一把火,走到哪燒到哪裡。四十年後,我們清楚感受到,這把火還會燒下去。

2005/08/05

戀人絮語

"這的的確確就是我的類型"
"這根本不是我的類型"

這真是尋花問柳老手用的詞兒,
但戀人不就是個愛挑剔的尋花問柳者,
一輩子都在尋覓它的類型嗎?
而對方身上究竟哪一處能反映我的真實?

戀人絮語/羅蘭巴特

本書於一九七七年在法國問市後立即風靡西方文壇,這是一部無法用傳統體裁定性的奇書。此罕見的暢銷書,曾被議成多種文字,並搬上舞台。作者以對應的文體形式揭示戀人絮語只不過是諸般感受,幾段思絮,剪不斷,理還亂。相形之下,以往洋洋灑灑的「反思」八股顯得迂腐、膚淺……而這正是解構主義要證實的。

2005/08/04

Un Chien Andalou / 安達魯之犬



西班牙導演:布紐爾Luis Buñuel,1928年的作品「安達魯之犬」是部法國超現實電影,並為超現實電影經典之作,歷史性的一幕割眼球畫面,不知讓多少人驚嚇多年,在當今仍為心理精神分析之重要影片。這部17分鐘的黑白短片沒有劇情,內容是布紐爾與達利的夢境,片中最經典的鏡頭,就是用一把剃刀將眼珠割開,以及一隻爬滿了螞蟻的手掌。

年輕時的布紐爾曾經迷上催眠術,他的技巧十分高超,最自豪的一次經驗,是他在馬德里的妓院催眠一位陷入歇斯底里的妓女,不只這位妓女睡著了,隔壁廚房裡一個名叫拉菲爾拉的女孩,也睡著了。 布紐爾認為,對做夢的熱愛以及做夢的內容興致,可說是所有超現實主義者最重要的共通點。後來超現實主義成為實驗電影與地下電影的重要源頭,如美國的瑪雅.黛倫與肯尼斯.安格,等。

2005/08/01

Blowup / Michelangelo Antonioni



Blow-Up/ 春光乍洩 / 1966年
導演 :Michelangelo Antonioni/安東尼奧尼
演員 :David Hemmings, Vanessa Redgrave, Sarah Miles



Thomas 是六十年代英國一位年青而知名的攝影師, 每天穿梭於年輕貌美的模特兒和漂亮新潮的時裝之間~ 他專制, 他善變, 他自以為是~ Thomas 一次行經公園, 無意中拍下了一連串關於一對情侶的神秘照片: 相片中竟然記錄了一宗謀殺案~! 但兇案真的發生了嗎? 相片中人確是死了? 抑或只是照片模糊所造成的錯覺? 為找出真相, Thomas 把照片放大, 放大, 再放大...

"Blow-Up" 是意大利電影大師安東尼奧尼 (Michelangelo Antonioni) 首部跳出祖家的英語長片,(導演在去年2004年曾拍攝:愛神Eros,探討情愛和慾望的情色電影) 紀錄了六十年代至in至潮的搖擺英倫文化 (Swinging Sixties), 據稱更是首部展露女性全裸體的英國電影~

"Blow-Up" 的故事都是以片段形式交代,而段與段之間似乎又沒甚麼關連,這種氣氛重於劇情的表達手法, 自是安東尼奧尼最具特色的電影風格, 鏡頭下的氣氛和環境, 往往能誘發觀者某些感覺或思潮, 表面的情節和內容反而變得不太重要~

在電影神秘的謀殺案中, 導演巧妙地提出了一個問題: "甚麼才是真實?
攝影師 Thomas (David Hemmings 飾) 身處的六十年代的英國~ 這本應是最 "真實" 的現實世界, 但就電影的描繪看來, 這世界充滿了浮誇的色彩, 衣飾大紅大紫, 人們的臉上滿是高傲和矯飾, 過著不問世事, 享樂至上的嬉皮士生活, 彷彿活在一個個面具背後, 反而表現出一種虛浮不實的感覺~

照片所記錄的世界 (Thomas 在公園拍攝的照片)~ 這個黑白的世界似乎記載了事物最確切樸實的一面, 但這個從鏡頭窺看的世界, 卻往往存在著錯覺和含糊之處~ Thomas 不停把照片放大 (即英語所謂的 "blow-up"), 試圖在這個鏡頭所捕捉的世界中尋找客觀的 "真實", 但最終仍是不得要領~

電影結尾一幕值得一談: 一班默劇演員在憑空打網球, 更請求 Thomas 檢回一個根本不存在的網球, 而 Thomas 又竟 真箇裝作把球兒拋回網球場內 (及後更詭異地傳來打網球的聲音)~ 電影在此巧妙地暗示了所謂的 "真實", 其實很可能只是集體思想 (或迷思) 的產物, 個人的觀感往往受群體的影響: 當身邊的人都以為真有人在打網球, 孤身一人的 Thomas 便只得順從他們裝作真有其事, 最終連自己原來的觀感亦迷失掉了~

年青, 善變, 享樂至上, 性態度開放的 Thomas 其實亦代表了六十年代搖擺英倫瘋潮的精髓, 故此電影也可視為對當時英國那種享樂主義和逃避現實態度的諷刺~ 作為一位成功的攝影師, Thomas 是當時的潮流指標 (女生們都送上門找他拍照), 但電影讓我們看見, 在一切時髦玩意背後, 在那種社會風氣中的人其實無助而迷失, 分不清真假, 在世界裡找不到自己的定位~